NI-SAR

2025-171-NI-SAR

GSLV-II

發射單位:ISRO
運載火箭:GSLV-II
發射台座:SLP
發射基地:Satish Dhawan Space Centre
發射時間:2025-07-30 20:10:00
發射國家:India

任務簡介
NISAR(NASA-ISRO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為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共同開發之地球觀測任務,採用雙頻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觀測技術,旨在高解析度、全天候監測地表變化與動態。此任務標誌首次由美印合作製造之大型地球觀測太空船,預定於 2025 年搭乘印度 GSLV Mk II 火箭自薩迪什達萬太空中心發射。
太空船與雷達技術規格
NISAR 太空船長約 12 公尺,重量超過 2,800 公斤,搭載雙頻雷達系統:
– L 波段雷達由 NASA 提供,波長較長,穿透力強,適用於林地與地殼變形監測
– S 波段雷達由 ISRO 提供,波長較短,適合農業與濕地細部觀察
– 兩套雷達共用一組直徑 12 公尺的旋轉可展式天線,由 JPL 與合作廠商製造。影像解析度可達 5 至 10 公尺,重訪週期為 12 日,可產出干涉雷達(InSAR)產品以測量毫米級地表位移。
任務軌道與觀測涵蓋
NISAR 將部署於 747 公里高之太陽同步軌道,以傾角 98.5 度環繞地球,具備全球重訪能力。每日掃描約 240 公里寬地表條帶,完整週期可涵蓋全球所有陸地與大部分冰蓋與冰川區域。其觀測數據透過 Ka 波段高頻通訊模組傳輸至地面接收站,並整合至 NASA Earthdata 雲端平台與 ISRO 國家資料庫。
核心觀測任務與應用範疇
NISAR 將支援多項地球科學與應變應用,包括:
– 板塊構造運動、地震、火山與滑坡監測
– 冰川移動、冰架崩解與極地氣候變異追蹤
– 森林碳儲量、濕地變化與土地利用變遷研究
– 農業生產評估、水資源管理與乾旱偵測
– 災害即時資料支援,例如洪水、地層下陷與氣候衝擊
任務預期每日將產出 85 TB 原始資料,經由自動化處理後轉換為全球使用者可查詢與分析之資料產品。
合作機構與任務管理
任務由 NASA JPL 主導總體設計與 L 波段雷達製造,ISRO 負責整體火箭發射、S 波段雷達與部分衛星總裝。地面控制由兩方各自設站,並建立同步任務資料分發機制。任務原計劃於 2024 年發射,最終延至 2025 年上半年,執行期預估不低於 3 年,具備延壽至 5 年以上之可能性。
任務願景與永續目標
NISAR 任務瞄準全球變遷監測與地球系統動態理解,並兼顧減災、防災與人類環境永續發展需求。該任務之資料可支援國際氣候行動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亦有助於提升開發中國家在地理資訊與風險管理能力。NASA 與 ISRO 均已開放部分預覽資料與模擬場景供研究與教育單位使用。NISAR 被視為全球觀測網路中最重要之新一代高階雷達觀測節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