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porter-14

2025-142-Transporter-14

Falcon 9

發射單位:SpaceX
運載火箭:Falcon 9
發射台座:SLC-4E
發射基地:Vandenberg SFB
發射時間:2025-06-24 05:25:00
發射國家:United States

任務概覽
Transporter‑14 為 SpaceX 第四季第 80 架及 2025 年第 80 次任務之一,採用 Falcon 9 Block 5 火箭自美國加州 Vandenberg 空軍基地的 Space Launch Complex 4E 發射。任務於 2025 年 6 月 23 日 21:25 UTC 點火升空,成功將 70 顆有效載荷送入太陽同步軌道(SSO)。Payload 包括微衛星、納米衛星、再入膠囊與軌道轉移載具等多種形式。

發射與回收流程
發射時窗為當地時間 14:18–15:15 PDT(UTC 21:18–22:15)。因前一日天候因素延遲至週一升空。首級助推器尾號 B1071 為第 26 次飛行,累積支援國家級偵察任務與多次 Transporter 系列任務。完成階段分離後首級於太平洋上由無人駁船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回收著艙,展現 SpaceX 重複使用能力。

台灣酬載參與
此次任務中包含一枚台灣酬載衛星 PARUS‑T2,為國家太空中心研製之 3U 立方衛星,由 ISISPACE 安排搭載並完成整合。衛星搭載 APRS 自動封包回報系統與國產通訊模組,目的為驗證低軌通訊效能與立方衛星關鍵次系統運作能力。姿態控制模組為台灣自主設計,任務亦整合對低軌訊號鏈路與地面站反應之測試,是目前國內自主研發小型酬載在國際商業發射任務中重要展示。

載荷組成與技術功能
任務搭載共 70 顆酬載,包括由 Exolaunch 統整之 45 顆商業與學術衛星。尺寸涵蓋 1U 至 16U,並包含三組延遲部署的軌道轉移載具與紀念用途再入膠囊。應用技術涵蓋熱成像、空域管控、低軌物聯網、海上監測、光學成像與通訊中繼等,另有來自高校與新創公司之實驗性酬載。

國際參與與商業模式
此次發射為 Transporter 系列之一,延續 SpaceX 商業拼載平台策略。客戶涵蓋美國、英國、德國、立陶宛、比利時、加拿大、南韓、日本、澳洲、挪威、西班牙、法國、義大利與希臘等國,顯示全球對小型衛星商業化部署的廣泛需求。Exolaunch 為主要拼載服務商,負責大多數酬載之任務安排與分離序列整合。

營運與市場趨勢
Transporter 系列為 SpaceX 自 2021 年以來推動之小衛星拼載任務平台,採固定排程與低成本入軌價格,降低新創企業或科研機構的進軌門檻。本次任務再次驗證該模式在提升拼載效率與降低發射單價方面具市場吸引力。台灣以 PARUS‑T2 參與此任務,有助推進國內立方衛星國際化驗證步調。

風險與挑戰
高密度拼載結構需嚴密控管部署順序與航行安全。部分延遲部署模組與膠囊需確保分離結構準確,避免太空碎片產生。軌道轉移載具牽涉額外燃料與軌道調整操作,考驗系統控制與資訊更新能力。太空天候與地面站連線效率亦對部分酬載資料回傳構成挑戰。

應用情境與未來展望
任務酬載涵蓋多種商業化與研究導向應用,例如近即時熱影像監測、低功耗通訊模組、AI‑in‑space 平臺、學術平台驗證與遙測任務準備。台灣酬載則聚焦低軌低功耗訊號測試與軌控能力驗證。Transporter‑14 發射後,SpaceX 計畫在 2025 下半年執行 Transporter‑15 與 Transporter‑16 任務,繼續支持全球小型太空船用戶拓展軌道佈局。